偏执的案例表现、特征及形成原因

栏目:人格成长 发布时间:2024-05-24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案例表现


偏执型人格障碍又叫妄想型人格障碍。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偏执型人格障碍很容易发展为偏执型精神病。
电视剧《渴望》中的王亚茹就是一个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她自负清高,傲慢不逊,冷漠无情,孤僻多疑,不苟言笑,不善交际,生性嫉妒,执拗刻板。她与慧芳、小芳、月娟、刘大妈等人格格不入,对自己的父母及唯一的弟弟,也常常是怒目以对,对待恋人罗刚更是冷若冰霜,不近情理;就连唯一与她交往的老同学田莉,也常因受不了她那古怪的脾气而几次欲撒手而去。王亚茹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说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及激情冲动,根本不考虑旁人的喜怒哀乐,不考虑社会影响,这几乎使她到了人见人嫌的地步。王亚茹的这些行为模式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病态人格大都形成于青少年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某些儿童受到家长无原则的迁就与宠爱。他们在百依百顺的家庭环境中听惯了家长的肯定与客人们的颂扬,习惯于以自我中心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与事,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不愿或缺乏改正缺点的勇气。
 

(二)青少年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特征


为了便于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四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l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三)偏执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偏执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与遗传素质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个人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不幸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理论上一般认为,其症状的形成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1、一般的疏远。儿童期受到大量的斥责或其它环境创伤,便形成一种与别人在感情上疏远的不良倾向。
2、不信任。在与家人及周围人的正常关系中,缺乏感情上和交往上有效的反馈,偏执的倾向发展为一种对别人和整个世界都不信任的观念。
3、知觉和思维的选择性过滤。不信任的观念会经常带来一种在思维中对材料的感知和加工的选择性过滤,这更加深了偏执人格障碍患者与周围环境在关系上的疏远。
4、焦虑和愤怒。这种人过度的焦虑和不稳定的情绪,常常把别人看成是问题的根源,对别人有一种“敌视心理定向”,很容易产生对具体的人和事的怀疑与愤怒。
5、歪曲的洞察力。随着疏远和敌视的加深,会形成一种“看破红尘”的意识,把行为的偏执理由当作事实接受,错误的信念逐渐系统化。
6、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人在性格上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补偿其虚弱的自卑感,就通过设想自己的优越感,通过妄想而使自卑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