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看懂爱情的一篇文章

栏目:人格成长 发布时间:2024-05-24
爱情这东西实难定义,他是如此复杂让人心醉神迷。

首先爱情是建立在生物学的性欲和社会学的依附基础之上,人类有繁殖的欲望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我们身体上渴求性爱心灵上排斥孤独。就这两方面而言,大部分的异性基本上都可以满足需要,可这还远远称不上爱情,只能称为凑合。真正的爱情有时真是可遇不可求,奢侈的很。



真正的爱情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从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上来表述。在身体层面除了基本的性欲满足外,必然涉及到外貌的审美需要;心理层面上除了基本的社会依附满足外,必然上升到心灵层面上的性格互补、三观一致等。

所以爱情是特异性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虽然双眼皮好看,但有的人他就是喜欢单眼皮;有的男人不学无术,牛皮吹破天,可在有的女孩眼里可能还觉得魅力无比。爱情始于最初的容貌吸引,在成熟的亲密关系中开花结果。

下文我们抛开生理心理层面上的基本需求和外貌审美,只谈心灵上的吸引。我们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爱情真的是盲目的吗?

现代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认为,人本性是自恋的,在这里笔者提出一个论点:爱情根植于自恋,是自恋的延伸。

Nathaniel Branden 教授,美国最资深的研究自尊的专家。提出“心理可见性原则”:就像我们看到所有东西一样,我们希望“看到”自己也是真实存在这个世界上的。身体上的看见很容易,只需照镜子就好,那心灵上的呢?

我们需要一个同我们内在相似的人,在他或她身上能映照出自己。想想吧,这是多么让人愉悦的一件事啊,有的人虽认识不久,但就是感觉亲近,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人心有灵犀。自爱而后爱人,爱是一种能力,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是无法给予别人爱的。

因为我爱我自己,所以我爱上了与我相似的你。我们可以把这一原则称为“相似性原则”。不难理解,越是自恋的人越遵循相似性原则,越是喜欢自己的人越会偏向找与自己特质相近的恋人。

但有的朋友会说,我喜欢的是能补足我缺点的人啊。个子矮的欣赏个子高的,
智商低的崇拜智商高的,身体孱弱的羡慕体魄健硕的。我们哪方面越欠缺什么就越希望通过另一半给我们带来什么。

当然这是建立在自我主观意识上的差,自己认为的差才是差,比如有的人虽然个子矮但人家觉得这样挺好无所谓,便自然不会特别喜欢个子高的。以上原则可称为“互补性原则”。自我接纳度差的人,往往会倾向找互补型恋人。

相似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其实并不是界限分明的在人身上体现,像是有的人只遵循相近原则,有的人只遵循互补原则,而是每个人都遵循这两种原则,只不过两种原则在人身上的作用度不同而已。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既自恋又自卑,自恋和自卑如同硬币的正反面。对于我们自身自恋的部分,我们就会依从相似性原则,而自卑的部分,则会依从互补性原则。

那么相似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与自恋有什么关系?

这就要先理解自恋的含义,自恋是人的一般本质,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完善自身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

自恋的人身上必得有值得自恋的东西,为了配的上自己的自恋,个体就会努力进取,追求卓越。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伟人多自恋。

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辛弃疾: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总之古今自恋名人是一抓一大把,刚晋升美国总统的川普也是自恋的要命。

而爱情本就是籍由他人的加入来达成自我的圆满,能使处在关系中的人彼此成长,我们都在寻觅能够纹丝合缝的那一半。对于自恋爱情理论,相似性原则很好理解,爱屋及乌嘛。互补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自恋的完善自身,追求卓越的性质上。

自恋爱情理论可以解释一种现象,为什么越优秀的人往往越难找到另一半。他们自己俨然太过完美,还需要从别人那寻求什么吗?能与他们相匹配的异性凤毛麟角,他们成了孤单挑剔的一群人,很少有人能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将人们无可避免的推向爱恋之路。爱情是一种需要,需要指向的是自身。所以爱情的出发点是自我满足,但在自我满足的过程中又相应的满足别人,彼此需要又相互付出,爱情可称为是最为自然的双赢模式。

自爱而后爱人,只有我们足够爱自己,内心能够蓬勃的生发出爱来,才会拥有爱的能力,否则干涸枯竭的心田连追求爱的勇气都会匮乏不足。

一份好的爱情一定是有益于双方成长的,爱情亲密关系接棒早年的母婴亲密关系,在关系中可以让你认识并疗愈自己。

广大的未婚朋友们,趁着还年轻抓紧时间谈恋爱吧,谈到世界充满爱。别等到随便找个人结婚了后,才碰到自己的MR.right,纠结着要不要离婚。已婚的朋友就算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吧,且行且珍惜。
        


                                                                                             康桥心理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