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是以焦虑、恐惧和自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不敢交友、害怕社交;有社交的欲望而得不到满足,由此而产生焦虑、孤独;不敢面对挫折,由此而逃避现实,觉得只有躲在没人的地方才安全。但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而手足无措,而且还表现为不能在公众场合打电话,不能在公众场合和人共饮,不能单独和陌生人见面,不能在有人注视下工作等较为极端的行为。在这种恐惧、焦虑的情绪出现时,还常伴心慌、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类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成因是由于在以往的交往过程中碰到过挫折、麻烦、失败,或者受到过嘲笑、讽刺、拒绝等,从而在他们的心理上留下阴影,使其对人群感到恐惧,以致害怕与人交往,和人说话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情况。
这类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成因是不相信别人,常常容易误解别人或者对别人怀有强烈的防备心理,这样就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久而久之,对社交产生了恐惧心理。
这类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成因是缺乏自信。很多人常常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不能大方自然地和人交往,所以就害怕别人。这类社交恐惧症患者,要想克服恐惧,就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掘自己身上的优势,要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总有你的优势,任何人也都有自己的不足,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多少,在人际交往中要扬长避短。想要自己处处优秀,高人一筹,这是期望太高的表现,这容易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反而无法正常地和人交往。
专家估计,在中国,由于人们对该症普遍认识不足,大量的病患被轻描淡写地认为是“胆小、内向”而未受重视,导致社交恐惧症的病患数量统计趋于保守。 社交恐惧症
临床上可以见到一些极端的病例。有的病人病前人格相对健全,恐惧是在强烈的创伤性处境下发生的。这种病例用系统脱敏治疗效果好。另一个极端是病人有人格障碍,从小害羞、怕见人,又特别爱面子,争强好胜,并且从小一直缺乏社交训练,也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充其量只是会啃书本子,考试总是名列前茅。这种人一到青春期,社交恐惧便明显起来,往往并没有什么确定的诱因。